黄三畅:狐狸的故事

2024-08-25

狐狸的故事

黄三畅

我一直记得那只狐狸。

那是一个初冬的下午,我和一些人在小河边的地里做工,山脚下忽然传来吆喝:“打狐狸啊!”“打狐狸啊!”

扭头一看,只见一只什么动物从不远处的山脚下窜来了。

不用说,那是一只狐狸!

我们立即迎上去堵截。渐渐地就看得清楚了,那狐狸同本地品种的成年的狗差不多大小,毛皮是浅黄色。

狡猾的家伙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,就改变了方向,斜刺里向河下游跑去了。

没料到它将跑到河堤上时,有几个人突然从河堤下冒了出来,——原来他们在堤外的地里做工。狐狸当然不敢再往前,而它的后面,又有我们几个人跑成弧形围追。

眼看包围圈越来越小了,狐狸在原地转着圈子,发出汪汪的惊恐的叫声。“别让它跑了啊!”我们都兴奋地喊。大家都拿着锄头、扁担做武器,估计它也逃不了了。  

可是,突然,狐狸孤注一掷,嗖地从河堤边围截的人缝中冲过去,又纵身一跳,腾空而起,箭一般往河堤下射去,那又长又蓬松的尾巴高高扬起,像一面异样的幡幢。

我们走到河堤上,只见它已跑到堤下的浅水滩上,要涉水过河。“打狐狸啊!”嘿,河那边也有做工的人,他们已排成一字长蛇阵,正在等待狐狸陷阵呢。那家伙犹疑了一下,不敢闯阵,就返过身来,踌躇着,汪汪叫着,无助而绝望的样子。

嘤咹嘤咹!

这边稍下游的河滩上的草坪里有一条水牛,它抬起头望着狐狸,张着天生只有一排牙齿的嘴巴叫着。

谁也没有料到的是,狐狸倏地向那条水牛跑去了。

我们走到水牛身边时,只见它缩在水牛的两条前腿间,尾巴卷起来,身子觳觫着;浅黑色的鼻子湿漉漉的,也许是因恐惧而出汗;黄褐色的眼睛半闭着,但射出的机警的眼光,人是可以感觉到的;仍然汪汪地叫,意思是什么,不明白。水牛也嘤咹嘤咹地叫。牛语,我们也听不懂。  

河对面的人也过来了,三拨人一起把水牛密扎扎地围起来。

有人伸长锄柄,往牛肚子下面勾,但牛埋着头,用它的弯角拦挡锄柄。又有人从另一边用锄柄勾,牛就用那边的前脚踢挡。有人从牛的后面把锄头伸过去,牛的一条后腿一扫,锄头竟脱离了那人的手。又有人扬起扁担,把牛屁股打了一下,意思要它移步。牛没有移步,只是扭过头,橙黄色的大眼睛瞪着扬锄柄的人,似有警告的意思。那是一条凶猛的水牯,爱牴架是出了名的,平素大家就很怕它。

怎么办?有人提出,找一捆稻草来,点燃,往牛肚子下扔,牛是怕火的,它不能不移步了。  

有人很快提来一捆稻草,点燃一束,往牛肚子下扔去。牛冲冠一怒,跳起来,然后偏着头向一个人牴去,落下脚后,又原地转小半个圈子,然后向另一个方向牴去。待牛站定,再看牛身子下时,哪里还有狐狸?  

狐狸哪里去了?

有人突然说:“啊,到了河里了!”大家扭头看去,狐狸已经涉水到了河中央,它的速度是那样快,就像一个用石片掷出的水漂,马上就漂到了那边的河堤下。那边没有人。

大家追到那边时,狐狸已不知去向。  

谁知一些天之后,狐狸却以另外的姿态出现。  

那条水牛是一个叫顺延的小朋友放牧的,那一天下午顺延和别的放牛的小朋友一起,把牛牵到一座叫小峨眉的石山里,让它们自由吃草。

傍晚的时候,别的小朋友各自找到了自己的牛,只有顺延没有找到。那天晚上,他们家请了不少人到找,仍然没有找到。第二天、第三天,继续找。  

我和村里一个草药郎中在小峨眉山上采药,傍晚准备回家了。

忽见一只狐狸出现在我身边,我走上去,扬起锄头想打它。狐狸往前走了几步,却又反过头来,望着我。我又赶上去……就这样,狐狸走几步又回过头来,我又追上去。追到一片嶙峋的石林边,狐狸溜进两尊石头之间的一条较窄的通道,我走过去一看,那条通道是弯的,狐狸没看见,却看见一个牛屁股!

再走近一看,原来是一条水牛被夹在几尊石头之间。

仔细研究了一番,我知道了,那条水牛寻草吃走到那条弯道里,前进不得,后退也不行了——它的身子改变了势子,屁股被石头挡住了。  

这样看来,那只狐狸是有意向我这个人报告情况。  

我想,那狐狸一定是被我们围剿、被水牛放走的那只了。


执行主编:陈菜菜

值班编辑:许沐之

稿件复审:周梦瑶

稿件终审:高兴上

推文排版:何甘鑫



恭喜作者获得30元基础稿费。如果在2024年9月10日前,本推文阅读量1500以上且留言20条以上,稿酬标准为60元。本推文阅读量5000以上且留言50条以上,稿酬标准150元。凡获得60元、150元稿酬的文章,均进入季度赏环节,季度赏得主稿酬标准300元。喜欢此篇文章的读者可以多多转发支持作者老师。

【有稿费】《陈菜菜文艺》长期征稿启事

《陈菜菜文艺》最佳读者奖正式推出评选公告

阅读29
分享
写评论...